回到這支廣告,超完美管家。管家,只管電視,一台,對應一家四口人的需求,有趣的是,擔負廣告中主述的媽媽,完全沒交代她的需求是否也被管家照顧到。再看管家提供給其他三位成員的服務,英語教學,可以雙向互動嗎?運動競賽可以線上押注賭博是吧?節目可以隨時想看就看,是市面上獨創的功能嗎?全部的功能只有這三樣嗎?劇中演出的三項功能,各自都有市場上有力的競爭對手,如此點到為止的介紹,只給了我曇花一現的懷疑問號而已。
上網看!其實MOD功能多到讓人眼花撩亂,即使把整個官網看完,還是摸不清楚。通常產品讓人看得霧煞煞,講好聽是因為廠商很慷慨給得多,實情是,以為功能「多」就是優點,什麼都塞進去。好像72變的瑞士刀、36種功能的3G手機,兼具上天下海、奢華時尚的豪華休旅車,即使大多數凱子實際上只會用其中幾項功能,還是有少數人很開心的買下這些三頭六臂的商品。
放眼國外的各種大小品牌到商品,其實商品線單純化專精的品牌,愈來愈吃香,商品功能單純化的單一商品,也多是支持母品牌業績來源的主力商品。過度多角化經營的品牌,或功能太複雜的商品,反而造成消費者在品牌或商品定位認知上的混淆與負擔,即使空有知名度,卻很難提高理解度,更不用說實際購買消費行動或長期的忠誠度。
廣告訊息要單一化,才能有效精準的被閱聽眾理解並接受。可惜MOD超完美管家這支廣告,還是講得太多了,而在切割的有限秒數內,試圖讓每個功能都講得有趣,演出、對白,也變得不夠生動,更別說有說服力。管家,雖然是個挺不錯的創意素材,但那位管家像個傳統的中國式老奴,而缺少運籌帷幄、超出期待的聰穎氣質,和強調科技影音時代的MOD太不搭調。
現在大家動不動,就想把講不清楚的事情弄到網路上,叫消費者慢慢看。電視、廣播、報紙、雜誌,這些大眾媒體工具,好像只剩下開場白的角色。正因如此,如果電視廣告,還不能更精準的抓住重點有效溝通,恐怕廣告人會跟著電視台一起失業。Web's TV,當初只溝通一個讓你不能錯過電視劇結局的簡單構想,就讓我上網去仔細研究了一下。不管時代如何改變,簡單訴求仍是最重要指標。(黃新凱為台灣電通資深創意總監 )
註:中華電信應徵管家■廣告主:中華電信MOD
■電視廣告篇名:完美生活篇
■廣告公司:李奧貝納股份有限公司
■秒數:50秒
■創意總監:柳慧萍
■製片公司:積木製作
■導演:蕭雅銓
■電視廣告情節:
客廳一角,管家耐心地教孩子唸英文,一次又一次重複發音。這時,婦人正好經過看到她的兒子(9歲)有認真學習,覺得放心。
鏡頭跳接,準備出門的先生拋給管家一顆棒球,管家瞄了球上的字一眼,與先生交換一個「了解」的笑容。
鏡頭再跳接,女孩(15歲)對著電視發脾氣了,面對有點情緒失控的女兒,管家並沒有生氣,反而輕易地安撫了她,女孩露出滿意的笑容。這一切,婦人都看在眼裡。
夜闌人靜,小男孩調皮地叫住管家,想要和他say goodbye,管家微微一笑,回到自己的房間,鏡頭CLOSE UP到房門的MOD門牌,再拉大,原來是MOD機上盒。
旁白:
管家:See you tomorrow
小男孩:……
管家:Tomorrow,t-o-m-o-r-r-o-w
小男孩:T-o-m-o-r-r-o-w
婦人旁白:一開始,我對他的工作能力半信半疑……,沒想到他不只教孩子念書有一套,還可以跟我先生聊大聯盟。
字幕:幫我押紅襪贏。
女兒:厚∼叫我下週準時收看?管家!我要看下禮拜的完結篇,現在!
管家:好的,小姐,我馬上處理。
婦人旁白:對我那個任性的女兒更是有求必應
兒子:See you tomorrow!
旁白:讓每個家人都是電視的主人 超完美管家──中華電信MO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