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作業管理導論
問題:
5.簡略討論下列各項與作業管理歷史演進相關的名詞:
a.工業革命:工業革命起源於1770年代的英格蘭,並向東傳播到歐陸,在19世紀到達美國。18世紀的工業革命有許多的創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蒸氣機的發明,提供了工廠機器運轉的動力,發揮規模經濟的效果,使得生產產品的成本大幅降低,並提供了許多工作機會。
b.科學管理:以科學管理之父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為首的科學管理運動,強調以科學方法,找出最佳工作實務,並搭配科學的用人方法,以促進產出極大化。其他對此運動貢獻良多的先驅者包括:動作研究之父吉爾博斯、發明甘特圖的甘特、證明科學管理可大幅節省鐵路業經營成本的艾默生,以及亨利.福特。
c.可交換零件:interchangeable parks在1700年代晚期,由一位美國發明家Eli Whitney用在毛瑟槍的裝配上,可交換零件的基礎是將零件標準化,這樣一來,整批零件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裝到裝配線上的任何一部汽車,不必再個別訂製零件,大幅減少裝配的時間與成本。
d.分工:division of labor是將作業分成許多小工作,再將每個員工分配至其中一項,如此一來,組織不需要高技術員工,便可以開始進行生產工作。
6.服務業為什麼很重要?製造業為什麼很重要?何謂「非在工廠製造出來的產品」?
- 服務業的重要性可由以下三個構面來分析,首先是經濟發展構面,服務業與一國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隨著技術的進步,製造業向海外尋求更低成本的生產要素,而逐漸外移之際,服務業占已開發國家的GDP將愈來愈高,另外,在製造業工作機會減少時,服務業相對的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其次,服務業可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促使製造業升級,並創造更高的競爭力。第三,服務業的興盛可以提高國民的生活品質,使民眾感受到高品質的服務,進而提升國家文化水準。
- 製造業為何重要?依據美國白宮發佈的新聞稿中所提到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製造業對於經濟體系而言的重要性有以下幾點:
- 製造業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機會,並連帶創造了上下游服務業的就業機會。
- 製造業是滿足國民生活必需產品的創造者,直接影響了大眾的生活品質。
- 製造業的出口值為本國創造了大量的外匯收入。
- 由於技術的進步與發展,製造業的生產力進步比起整體經濟成長還要快。
- 製造業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機會,並連帶創造了上下游服務業的就業機會。
9.當你作以下決定時,列舉出考慮的權衡取捨因素:
a.開車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目的地是否便於停車、交通距離、總費用比較(停車費、油資、車票)、路況、共乘人數。
b.現在就買電腦或等待下一批更先進的機種
是否急於使用電腦、預期下一批電腦上市時間長短、預期新機種與現有電腦的差價、新機種的功能是否具有吸引力、現有的電腦功能否滿足需求。
c.買新車或買二手車
新車與二手車的差價、二手車的品質是否值得信賴、新車是否提供優惠方案。
d.課堂上主動發言或等老師點名
主動發言是否有加分、對老師的問題是否能正確回答、課堂上的氣氛。
10.說明以下各個系統:工匠生產、大量生產及精實生產。
工匠生產:一種由一個或少許高技術的工人使用簡單、高彈性的工具,生產少量訂製產品的系統。
大量生產:一種由低技術員工使用專業機器,來生產大量標準化產品的生產系統。
精實生產:使用最少的資源生產大量變化性低、高品質產品的系統。
情境分析
1.何謂權衡取捨?在制定決策時,為什麼仔細地權衡取捨是很重要的?
- 權衡取捨(trade-off)是一種決策分析,決策者分析各種影響決策結果因素的優劣,以了解不同因素間的相對重要性,幫助決策者制定有利的決策。
- 因為影響決策的因素經常是利害互見的,例如:存貨雖然可以增加服務水準,但也會增加成本;加工排程時,管理者也必須權衡增加的產出及及加班造成的成本上升。
2.為什麼企業組織內不同功能領域的協調合作是很重要的?
企業的主要功能為財務、作業、行銷,為落實組織的使命,為客戶提供符合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企業必須透過行銷來評估消費者慾望與需求,及銷售、推廣該組織的產品及服務,並透過作業的轉換過程產生附加價值,製造出該組織的產品或服務。而在企業內部,就必須依賴財務來確保財務資源能合理的分配到整個組織,例如編預算、分析投資方案及提供作業所需的資金。
因此,企業組織內部不同功能領域必須協調合作,方能發揮最大的綜效,否則,各功能領域若各持本位主義,不能互相配合,必定使得組織功能無法發揮,甚至是嚴重的內耗。例如:行銷部門開發了新客戶的訂單,必須先向財務部門要求徵信,避免產生帳款無法回收的問題,同時也必須向生產部門下單排程,以期能準時交貨給客戶。同時,生產部門要考量公司整體利益來進行生產的排程,可能要配合某些客戶的要求而加班,儘快完成出貨,而財務部門也要針對加班的成本和訂單的利潤來提供建議給行銷和生產部門。
3.技術會在哪些方面影響作業管理的決策制定?
技術是將科學發現應用在產品及服務的發展與改善上,包括知識、原料、方法和設備。作業管理主要與三種技術相關:
- 產品與服務技術:指新產品與服務的發現與發展,主要由研發者與工程師利用科學方法發展新的知識,並轉化成商業產品。
- 製程技術:指用來生產產品及提供服務的方法、製程及設備,不只包括組織中的製程,也包括供應鏈的製程。
- 資訊技術:指利用電腦或其他電子設備儲存、處理與傳送電子化的資訊,例如電子郵件、銷售點資訊系統等。
因此,技術影響作業管理的決策制定,主要在以上三個方面,例如:新產品的發展必定帶來新的製程,管理者必須決定是否更新設備、人員、技術,以因應未來的產品需求。新的服務技術產生,服務流程及人員訓練也必須跟上腳步,管理者要考量流程的設計及分工的方式。資訊技術的應用,提供管理者更多關於消費者需求的資訊,管理者必須面對產品組合的調整,通路、配送貨物流程的調整,和各部門、供應商、消費者間資訊傳遞的新方式採用。
第二章 競爭力、策略與生產力
議題
1.某間美國公司有二家製造工廠,一家在美國,另一家在他國。這二家皆生產相同品項,並且各自在所設廠國家販售。然而,它們之間的生產力卻大不相同,分析家認為原因在於美國工廠使用較多自動化設備來進行生產,而位於他國的工廠則使用較高比例的人工。請解釋何項因素導致生產力的誤解,是否有更具意義的方法可比較這二家工廠的生產力?
此二家工廠之間生產力的分析僅以人工和自動化設備的偏生產力做比較,因此容易產生誤解。如欲了解影片此二家工廠生產力的主要因素,應先比較總生產力,再比較偏生產力及各成本要素之間所占比例的高低,如此一來,方能正確找出影響生產力的主要因素。例如:美國工廠的機器生產力雖高,卻可能帶來相對較高的能源成本,而他國工廠的勞工生產力雖不及機器生產力,但可能仍高於美國工廠的多因素生產力(機器+能源)。
習題
2.一組鋪設地毯工人的管理者追蹤過去數個星期該組工人的產出量,得到下列資訊:
星期 | 工人數 | 鋪設碼數 |
1 | 4 | 960 |
2 | 3 | 702 |
3 | 4 | 968 |
4 | 2 | 500 |
5 | 3 | 696 |
6 | 22 | 500 |
計算每個星期的勞動生產力。根據你的計算,推斷工人的數目及生產力。
勞動生產力-第一週=960/4=240碼
勞動生產力-第二週=702/3=234碼
勞動生產力-第三週=968/4=242碼
勞動生產力-第四週=500/2=250碼
勞動生產力-第五週=696/3=232碼
勞動生產力-第六週=500/22=22.72碼
依據計算結果,工人數目為2人一組時,生產力最高,為250碼/工人
3.計算下表的每星期多因素生產力。建議採取何種生產力計算?假設每星期工作40小時、每小時薪資12美元,經常性開支為每星期人工成本的1.5倍、物料成本為每磅6美元。
星期 | 產出(單位) | 工人數 | 物料(磅) |
1 | 30,000 | 6 | 450 |
2 | 33,600 | 7 | 470 |
3 | 32,200 | 7 | 460 |
4 | 35,400 | 8 | 480 |
多因素生產力 | 第一週=30000/{(6x40x12)+450x6+1.5x(6x40x12)}=3.03 第二週=33600/{(7x40x12)+470x6+1.5x(7x40x12)}=2.99 第三週=32200/{(7x40x12)+460x6+1.5x(7x40x12)}=2.86 第四週=35400/{(8x40x12)+480x6+1.5x(8x40x12)}=2.84 |
依據計算結果,建議採取勞動生產力來計算,因人工成本及經常性開支為主要成本,故衡量勞動生產力可做為判斷績效的明確指標,並決定如何改善。
7.下表的資料為銀行服務每天平均顧客處理數。每小時薪資為25美元,經常性開支為人工成本的1倍,而物料成本則為每名顧客5美元。
單位 | 員工數 | 顧客處理數 |
A | 4 | 36 |
B | 5 | 40 |
C | 8 | 60 |
D | 3 | 20 |
- 計算每一單位的勞動生產力和多因素生產力。
勞動生產力 | A=36/4=9 B=40/5=8 C=60/8=7.5 D=20/3=6.66 |
多因素生產力 | A=36/{2x(4x25x8)+5x36}=0.02 B=40/{2x(5x25x8)+5x40}=0.016 C=60/{2x(8x25x8)+5x60}=0.010 D=20/{2x(3x25x8)+5x20}=0.027 |
- 假設導入新式且更標準化的作業程序,將使每名員工每天可以多服務一名顧客。請計算出每單位的預期勞動生產力與多因素生產力;計算多因素生產力時,假設員工1天工作8小時。
預期勞動生產力 | A=(36+4)/4=10 B=(40+5)/5=9 C=(60+8)/8=8.5 D=(20+3)/3=7.6 |
預期多因素生產力 | A=(36+4)/{2x(4x25x8)+5x(36+4)}=0.022 B=(40+5)/{2x(5x25x8)+5x(40+5)}=0.020 C=(60+8)/{2x(8x25x8)+5x(60+8)}=0.019 D=(20+3)/{2x(3x25x8)+5x(20+3)}=0.017 |
7 則留言:
何謂「非在工廠製造出來的產品」?
「服務」就是非在工廠製造出來的產品,它不具實體,而是以各種勞務的形式表現,是無形的產品。如旅遊業、顧問、法律服務、金融服務等皆屬之。科特勒認為"服務是一方提供給另一方的無功效和利益,是無形的且沒有所有權的轉移。服務可能與某種有形產品密切的聯繫,但也可能毫無關係。
太感謝了!thanks!
太感謝了!thanks!
有之後幾章的嗎?
很感謝你....剛好有不懂的地方
每年都有同學來問相關問題,看來學校老師都沒講解清楚
張貼留言